出院指南

出院指南(13):呼吸内科健康教育——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的健康教育

上海东广康复医院提示您:

【疾病相关知识】

COPD 与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密切相关。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如患者每年咳嗽、咳痰达 3 个月以上,连续 2 年或以上,并排除其他已知原因的慢性咳嗽,即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是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肺纤维化。当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者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时,则诊断为 COPD。 如患者只有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而无气流受限则不能诊断 COPD,而视为 COPD 的高危期。支气管哮喘也具有气流受限,但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特殊的气道炎症性疾病,其气流受限具有可逆性,故不属于 COPD。


【饮食指导】

选择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正餐进食量不足时,应安排少量多餐避免在餐前、进餐时多饮水,餐后避免平卧,有利于消化;避免进食产气的食物,如汽水、豆类、马铃薯和胡萝 卜等;避免易引起便秘的食物,如油煎食物干果、坚果等。


【专科护理】

急性期卧床休息,症状缓解时可有计划的进行全身运动(如行走、太极、爬楼梯)和呼吸功能锻炼。

1.缩唇呼吸的技巧是通过缩唇形成的微弱阻力延长呼气时间,增加气道压力,延缓气道塌陷。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 1:2 或 1:3。缩唇大小程度以呼气流量能使距口唇15~20cm 处、与口唇等高点水平的蜡烛随气流倾斜又不至于熄灭为宜。

2.膈式或腹式呼吸:患者取立位、平卧位或半卧位,两手分别放于胸部和上腹部用鼻缓慢吸气时,膈肌最大程度的下降,腹肌松弛,腹部凸起,手感到腹部向上抬起。呼气时用口呼出,腹肌收缩,膈肌松弛,膈肌随腹腔内压增加而上抬,推动肺部气体排出,手感到腹部下降。


【心理疏导】

引导患者适应慢性疾病并以积极的的心态对待疾病,培养生活兴趣,如听音乐、 养花草等爱好,以分散注意力,减少孤独感,缓解焦虑、紧张的精神状态。

【出院指导】

1.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

2.进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饮食,伴浮肿、尿少者限制钠盐摄入,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3.适当功能锻炼,可采用腹部呼吸及缩唇呼吸以改善肺脏通气功能。

4.室内空气保持新鲜,每日定时通风,避免对流。 

5.保持口腔、会阴、皮肤的清洁,防止感染。

6.家庭氧疗,一般氧流量为 1~2 升/分,一昼夜吸氧时间>15 小时,注意吸氧用品的清洁消毒。

7.坚持遵医嘱服药。

8.如有头痛、烦躁不安、失眠、腹胀、纳差、乏力、呕血、黑便、胸闷、心悸双下肢浮肿、肝区不适、尿少等不适时,及时就医。

上海东广医院祝您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