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大暑避暑指南:认识中暑与热射病,科学守护夏日安康
时间:2025-07-28 08:21:15
一.中暑vs热射病
大暑已至,骄阳似火,身体仿佛仿佛置身在巨大的蒸笼中。“中暑”二字频频被提起,但你知道吗?中暑并非单一病症,其最凶险的类型——热射病,犹如潜伏的“高温杀手”,有着致命危险。科学辨识两者,并掌握预防之道,是盛夏时节守护健康的必备技能。
中暑并非单一疾病,而是身体在高温环境下逐渐失代偿的过程。热射病,正是这个过程中最危险、最致命的一环。
简单记忆法:一旦在高温环境下出现体温极高(摸额头烫手)、意识不清(叫不醒或胡言乱语)、皮肤干热(摸不到汗),立即想到热射病!这是与死神赛跑的时刻!
二.预防远胜于救治
(一)
1、错时出行: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如需外出,选择清晨或傍晚。
2、遮阳装备:必备防晒霜(SPF30+,PA+++)、宽檐帽、太阳镜、太阳伞。选择浅色、宽松、透气的衣物。
3、科学补水补盐,别等渴了再喝。
4、定时定量:少量多次饮水,每小时可补充200-300ml。别等口渴才喝!
5、空调温度不宜过低(与室外温差建议不超过10℃),避免冷风直吹。

(二)
1、婴幼儿、老年人:体温调节能力弱,需特别注意防暑降温,避免单独留在高温密闭空间(如车内!)。
2、慢性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精神疾病患者等。
3、户外工作者/高强度运动者: 如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快递员、运动员等,需严格遵守高温作业规定,增加休息频次和时长,补充充足电解质。
4、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劳累。
5、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果(如西瓜、黄瓜、番茄、冬瓜等含水量高的),少吃油腻辛辣食物。
三.如何应对“热魔”
(一)怀疑中暑
1、迅速转移: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处或有空调的地方。
2、物理降温:解开衣物,用冷水(非冰水)擦拭身体(尤其颈部、腋下、大腿根),扇风,或用湿毛巾冷敷额头、颈部。有条件可用冷水浸泡(非冰水)。3、补充水分:饮用含电解质的清凉饮料(如运动饮料、淡盐水)。
4、休息观察:安静休息,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如症状无缓解或加重(体温持续升高、意识改变),立即送医。
(二)怀疑热射病
1、立即呼救!拨打120!这是生死攸关的急症!
2、快速降温!争分夺秒!
3、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
4、密切监测:持续监测体温和意识状态,等待专业救援。
6、禁止喂水!如果患者意识不清或频繁呕吐,禁止强行喂水,防止误吸窒息!
*注:如遇严重中暑症状,请立即前往附近医院急诊科就诊!愿大家都能科学应对高温挑战,健康过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