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健康科普 | 秋分至,秋意浓!秋天养生小知识分享
时间:2025-09-22 13:38:38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9月23日,我们将迎来秋分节气,这意味着正式进入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季节更替。在这个寒暑交替的关键时节,我们要科学养生才能为健康过冬打下坚实基础。

       一、节气特点与人体健康


       秋分时节,干燥气候容易伤害肺脏,导致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症状,更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关节疼痛等问题。

       秋分养生关键在于"平衡"二字,遵循"阴阳平衡、寒热平衡、动静平衡"的原则,才能有效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秋季多发病。 

      

       二、饮食调养
       多食白色食物,养肺润燥
       梨、银耳、百合、山药、白萝卜、莲藕等。这些食物大多含有丰富黏液质,能够有效滋润呼吸道和消化道。


       适当增酸少辛,平衡肝肺
       秋季宜"少辛增酸",因辛味发散泻肺,酸味收敛补肺。可适量食用山楂、葡萄、石榴、柚子等酸味水果,减少葱、姜、蒜、辣椒等辛味食物的摄入。
       补充充足水分,防秋燥伤阴
       秋分后空气干燥,人体易失水分,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左右,以温开水为佳,可少量多次饮用。


       三、早卧早起避寒凉

       01. 调整作息,顺应自然

       秋季应适当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一般建议晚上10点前入睡,早晨6点左右起床,以顺应阳气收敛之势。

      02. 注意保暖,适时添衣
      秋分后气温下降明显,早晚温差增大,应及时增添衣物,尤其要注意腹部、背部和足部的保暖。俗话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足部保暖尤为重要,晚上可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

        03. 开窗通风,保持湿度
        秋季虽天气转凉,但仍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15-30分钟。同时,因空气干燥,可适当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为宜。


       四、运动收敛适度不宜过

       选择温和运动,避免过度出汗


       以"收"为主,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以免阳气外泄。推荐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温和运动,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
       最佳运动时间
       选择在早晨或傍晚,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晚时段。建议日出后开始锻炼,此时气温适宜,空气质量较好,有利于肺部呼吸。
       重视呼吸训练,增强肺功能
       秋季是练习呼吸吐纳的好时机,可采用腹式呼吸法: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收缩,每分钟6-8次,每天练习10-15分钟,有助于增强肺活量和机体氧合能力。


*重点人群特别提醒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刺激,必要时佩戴口罩外出,坚持按时服药,预防感冒。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秋季气温变化大,易导致血管收缩,血压波动,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应注意监测血压,按时服药,避免晨起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