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 2025-09-22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9月23日,我们将迎来秋分节气,这意味着正式进入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季节更替。在这个寒暑交替的关键时节,我们要科学养生才能为健康过冬打下坚实基础。        一、节气特点与人体健康        秋分时节,干燥气候容易伤害肺脏,导致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症状 查看更多 »

  • 2025-09-22

            运动治疗(PT)与中医推拿看似不同的干预方式相遇,能否打破各自局限?今天,我们就来拆解运动治疗(PT)与中医推拿的“协同密码”,看它们如何通过“局部修复+整体调理”的双重发力。        1. 二者结合的优势        加速功能恢复        运动治疗( 查看更多 »

  • 2025-09-15

           入秋以后,气温逐渐走低,昼夜温差加大,空气中的湿度也随之下滑。我们的膝关节对寒冷和湿度变化异常敏感,因为它是一个血供相对较少、主要由软骨和韧带构成的“皮包骨”式关节,缺乏丰厚的肌肉和脂肪保护。寒冷会导致关节周围的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缓,关节液分泌减少,从而加剧软骨磨损、引发僵硬和疼痛感。对于本就存在退行性病变或慢性劳损的中老年朋友而言,这种季节性的不适尤为明显。 一、注重保暖,防寒防潮     查看更多 »

  • 2025-09-15

            申城持续高温,但早晚已悄然透出一丝秋意。这种“白天酷暑,夜晚微凉”的巨大温差,正是流感病毒最“喜欢”的传播条件。为何夏秋之交流感会高发?我们该如何科学应对,保护自己和家人? 一. 流感“高发期"        (1)温差大,人体免疫力“开关”波动:频繁出入于空调低温与室外高温环境,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和免疫功能会忙于应对,导致抵抗力暂时下降,给病毒以可乘之 查看更多 »

  • 2025-09-05

           所谓“秋老虎”,是指立秋后短期回热的天气,其特点是阳光猛烈、高温潮湿、昼夜温差逐渐拉大。这种变化多端的气候,对于身体机能逐渐下降、适应能力减弱的人来说,无疑健康考验。所以,夏秋交替之际要做好疾病预防。 1. 胃肠型感冒        胃肠型感冒是由腺病毒、杯状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的,多合并细菌感染,发病主要是来自外部因素的刺激,天气变化时发生最多。胃肠型感冒 查看更多 »

<<  1 2  3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