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指南

出院指南(22):糖尿病健康知识

上海东广康复医院提示您:

(一)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缺陷导致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 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血糖升高的一种慢性疾病。糖尿病的主要危害是引起各种系统、器官、组织的急、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较常见的疾病。因为在发病早期,大多数人没有任何症状,所以被称为“隐形杀手 ”。


(二)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有:多尿、多饮、多食、消瘦、易于疲劳。其急性并发症为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慢性病变可引起糖尿病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 病变、感染从而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皮肤瘙痒、视力减退、中风、伤口感染不易愈合等。


(三)什么人容易患糖尿病?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超重或肥胖者;高血压、高脂血症者;40 岁以上;极少运动久坐者;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长期抗精神病或抗抑郁药物治疗者;女性有分娩巨大胎 儿史(新生儿出生体重大于 4 公斤)或曾患妊娠糖尿病者。


(四)患了糖尿病该怎么办?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非常重要,您需要做的事情有:控制总热量,选择健康及 合理份量的饮食;进行适度运动,并养成习惯;根据医生的建议注射胰岛素或服用药物,将血糖、血压、血脂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及并发症相 关项目;进行皮肤和足部的日常护理;学习糖尿病知识,参加糖尿病教育活动。


(五)糖尿病能治好吗?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不能治愈,但是能控制,应早期、长期、综合治疗以防止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尽管目前尚无治愈糖尿病的方法和药物,但是如果您能正确的管理糖尿病,您一样可以享受健康长寿的生活。


(六)糖尿病控制要达到什么目标?

项目

良好

一般

不良

血糖(空腹)

4.4~6.1mmol/L

≤7.0mmol/L

>7.0mmol/L

血糖(非空腹)

4.4~8.0mmol/L

≤10.0mmol/L

>10.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6.2%

6.2~8.0%

≥8.0%

血压

<130/80mmHg

130/80~160/90mmHg

>160/95mmHg

 

体重指数

<25kg/m2

<27kg/m2

≥27kg/m2

<24kg/m2

<26kg/m2

≥26kg/m2

总胆固醇

<4.5mmol/L

≥4.5mmol/L

≥6.0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2mmol/L

1.1~0.9mmol/L

<0.9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5mmol/L

2.5~4.4mmol/L

>4.5mmol/L

甘油三酯

<1.5mmol/L

<2.2mmol/L

≥2.2mmol/L

 

(七)糖尿病患者怎样饮食?

原则:控制总热量,低盐、低脂、丰富维生素、高纤维素饮食。

主食每日 5~6 两,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平衡膳食,提倡食用绿叶蔬菜、粗谷物植 物油,少食瓜子、花生、核桃、杏仁等脂肪含量高的坚果类食物及煎炸食品。戒烟限酒,多饮水,定时定量定餐(每日三餐分配为 1/5、2/5、2/5 或 1/3、1/31/3;也可按四餐分为 1/7、2/7、2/7、2/7)。



(八)糖尿病患者怎样运动?

1.运动疗法注意事项:

①运动前后监测血糖。

②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

③科学安排运动时间,尽量在餐后半小时进行。

④随身携带糖果或饼干,防止发生低血糖。

2.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

①运动强度应控制在最大安全运动心率的 70%左右,最大安全运动心率=220-年龄简便计算:脉率=170-年龄。

②运动频率每周至少 150 分钟(如一周运动 5 天,每次 30 分钟),至少隔天运动一次,最好每天坚持运动,以精神愉悦、不感到疲劳为宜。

3.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可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这样有利于提高兴趣,便于长期坚持。方式要多种多样:

轻度运动:散步、做操、打太极拳 中度运动:慢跑、跳舞

强度运动:打球、游泳、跳绳

——饭后散步是中老年人最安全有效的运动方式

——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选择运动方式应接受专业医生导 ——日常家务并不等同于体育锻炼

4.不宜运动的状况:空腹血糖>16.7mmol/L;有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感染、明显低血糖症状或血糖波动较大等;有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如严重的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眼底病变、高血压,伴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新近发生血栓、经常出现脑供血不足症状等。


(九)糖尿病患者需要监测哪些项目?

1. 血糖:在血糖稳定情况下应每 7~10 天监测空腹+三餐后 2 小时血糖,在血糖不 稳定情况下应每天监测空腹及三餐后、睡前血糖,必要时查夜间 3 点血糖。

2. 糖化血红蛋白:每 3 个月检测 1 次,了解前三个月血糖平均水平。

3. 肝肾功能、血脂及 24 小时尿蛋白:每半年~1 年查 1 次。

4. 心电图、眼底镜:每年查 1 次。

5. 必要时查血管彩超、腹部 B 超、神经电生理等筛查其他并发症。


(十)糖尿病足的预防

1.每天检查足和下肢的皮肤有无红肿和破损。

2.每天温水洗脚,不泡脚,水温<37℃ , 使用不含致敏物质的中性肥皂,洗完用干 净、柔软和吸水性好的毛巾轻轻将水擦干,特别是脚趾缝,皮肤干燥时可用保湿润肤霜,脚趾间不用。

3.趾甲前端应剪平、锉光滑。 

4.穿清洁、干燥的棉袜。

5.穿合脚、松软的鞋子。

6.尽早向医生报告足部的问题。

7.发现足部外伤或感染,应及早去医院治疗。 

8.发生糖尿病足时,及早去医院治疗。

上海东广医院祝您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