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科学应对“桑拿天”,筑牢儿童健康防线
时间:2025-07-28 08:55:52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高温、高湿,容易导致中暑、肠胃病、呼吸道感染和皮肤病。儿童因为体温调节能力弱、免疫力较低,更容易生病,成为各类“高温病”的易感人群,这份指南助您为孩子撑起健康保护伞。
1. 大暑节气儿童四大健康风险
暑热之敌:中暑
高温高湿环境下,儿童出汗散热效率降低,体温急剧升高(核心体温 > 40℃),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障碍。
表现:头晕、乏力、恶心、呕吐、高热、皮肤灼热干燥或大汗淋漓,严重时意识模糊、抽搐。
病从口入:肠胃道疾病高温加速细菌繁殖(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食物易腐败变质;儿童贪凉,生冷饮食刺激娇嫩胃肠黏膜,空调房内活动减少,消化液分泌可能减少。
表现: 腹痛、腹泻、呕吐、食欲不振、发热。
寒热交替:呼吸道感染
频繁出入空调房,巨大温差使呼吸道黏膜血管剧烈收缩舒张,局部免疫力下降;空调未及时清洁,易滋生细菌、霉菌;高温导致儿童睡眠不安,抵抗力下降。
表现: 打喷嚏、流涕、咽痛、咳嗽、发热。
皮肤困扰:痱子与虫咬皮炎汗液排泄不畅,滞留于皮肤内引发汗腺周围炎症(痱子);湿热环境蚊虫活跃,叮咬释放毒素或传播病原体(虫咬皮炎)。
表现:痱子(红疹、小水疱、瘙痒);虫咬皮炎(红肿、丘疹、水疱、剧痒)。
02.打造儿童健康防护盾
补水有道:鼓励孩子少量多次饮用白开水、淡盐水或稀释的天然果汁。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冰水或含糖饮料。观察尿液颜色(淡黄为宜)。
环境降温:室内合理使用空调或风扇(空调温度建议26-28℃,避免直吹)。穿着宽松、吸汗透气的纯棉衣物。
清洁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归来务必用肥皂/洗手液和流动水彻底洗手,把好“病从口入”第一关。
新鲜至上:食物现做现吃,剩菜剩饭彻底加热。生熟食材分开处理、存放。
定期通风:每隔2-3小时开窗通风10-15分钟,保持空气流通。
清洁维护:定期清洗空 调滤网,减少尘螨、细菌滋生。


03. 大暑时节儿童健康生活要点
饮食调理
饮食清淡易消化,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如冬瓜、黄瓜、丝瓜、西瓜、梨),补充水分和维生素。适量优质蛋白(鱼、蛋、豆制品)。可适当饮用绿豆汤、酸梅汤、冬瓜汤等消暑饮品(少糖)。
充足睡眠
保证规律作息和充足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午间可安排适当小憩。
适度活动
选择清晨或傍晚凉爽时段进行散步等温和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导致大量出汗和虚脱。
*注:大暑时节,高温湿热,家长需充分了解相关防护知识,从环境调节、饮食卫生、个人防护和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入手,为孩子构筑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