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 东广康复医院举办淋巴引流技术在关节镜术后应用学术研讨会
时间:2025-09-29 08:35:18
本次会议旨在深入探讨淋巴引流技术在运动医学及术后康复中的科学基础与临床实践,提升我院康复治疗的专业水平。会议由科教科王康康主任主持,康复科陈垒主任担任主讲人,院长、科主任及康复治疗师参与。
一. 从病理机制到临床操作
1. 术后肿胀的病理机制与淋巴系统的作用
陈垒主任结合其在无锡、上海等多地的进修与临床经验,系统分析了关节镜术后患者常见的肿胀、疼痛及关节活动受限等问题。他指出,术后肿胀并非单纯由炎症引起,更深层的原因是淋巴回流失衡。

手术创伤会导致淋巴管断裂、炎症介质释放,进而抑制淋巴管收缩功能,使淋巴液回流受阻。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慢性水肿,甚至影响功能恢复。
2. 冰敷与加压的局限性与MLD的优势
传统冰敷与加压治疗在术后48小时内对控制疼痛和早期肿胀有一定效果,但中长期效果有限。陈主任引用多项国际研究指出,淋巴引流技术(MLD) 通过轻柔、定向的手法,激活淋巴管自主收缩,显著提升淋巴液回流效率,适用于急性期与亚急性期的肿胀管理。
二. MLD的操作规范与临床应用
MLD并非普通按摩,而是一项基于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的精准技术。其核心特点包括:
极轻的压力(30-40mmHg,仅使皮肤位移1cm);
特定的节奏与顺序(先近端后远端);
结合呼吸与肌肉泵增强回流效果。
陈主任现场演示了膝关节、肩关节及踝关节术后的MLD操作流程,强调手法需轻柔、有序,避免对手术切口造成二次损伤。

三. 互动交流
黄院长就当前市场上“淋巴排毒”等商业项目提出疑问,强调需区分医疗技术与商业炒作。陈主任明确回应:MLD是一项严肃的、有循证依据的医疗技术,绝非美容机构的“排毒”项目,呼吁 大家保持科学态度,杜绝误导宣传。
治疗师提问:该项技术是否适用于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的肢体水肿?
陈主任回应:适用。MLD可应用于任何淋巴回流障碍引起的水肿,包括中枢神经损伤后的水肿管理。朱院长进一步询问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
陈主任表示:这是MLD最经典、证据最充分的适应症之一,常作为综合消肿疗法(CDT) 的核心技术。

五. 以技术推动康复
本次研讨会系统梳理了淋巴引流技术在关节镜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与操作规范,体现了我院在运动医学和康复治疗领域的专业追求。未来,东广康复医院将继续秉承“科学康复、精准治疗”的理念,推动更多前沿技术在临床落地,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康复服务。
